返回首页

朝鲜族服饰 朝鲜族服饰发展史简介

288 2023-10-29 10:50 admin

朝鲜族服饰 朝鲜族服饰发展史简介

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我国吉林省延边州,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服装,是朝鲜族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朝鲜族服装呈现出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充实了服饰艺术的宝库。

中国的朝鲜族大部分是东北沦陷时期时期陆续被日本从朝鲜半岛作为政治移民强制迁徙至东北逐渐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

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妇女们穿用的衣料颜色更是绚丽多彩、不拘一格,但短衣长裙这一传统民族风格久久不变,因为它符合朝鲜族妇女的审美心理,充分反映了她们温顺、善良和勤劳淳朴的美德。

朝鲜民族服装的结构自成一格,上衣自肩至袖头的笔直线条同领子、下摆、袖肚的曲线,构成曲线与直线的组合,体现了“白衣民族”的古老袍服的特点。

朝鲜族服装根据穿着者的年龄和场合,选用各种质地、颜色的面料制作。女子婚前穿鲜红的裙子和黄色的上衣,衣袖上有色彩缤纷的条纹;婚后则穿红裙子和绿上衣。年龄较大的妇女,可在很多颜色鲜明、花样不同的面料中选择。

朝鲜族服装有佩饰才显得完美。如精美的绣花发带、绣花荷包、流苏,脚穿浅色船形鞋等。传统朝鲜族服装的领结下常挂一个流苏,流苏上的装饰为一块玉雕或一柄小银剑,其上有一环圈,下面则垂着长长的丝线流苏,与服装相呼应,形成整体美感。

朝鲜族人民具有爱好和平而又生机勃勃的品格,民族文化深沉而又活跃、伤感而又乐观。尤其是在节假日和老人寿诞之时穿上朝鲜族传统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共同欢庆,这已成为朝鲜民族标志性的“风景线”

纳西族服饰的服饰特点

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物。

丽江纳西族的大襟女袄多为布袍,基本结构是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齐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围腰,背披“羊披”。由于丽江地区的海拔、气温、水草山林等条件宜于发展畜牧业,牛羊皮毛也就成为纳西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东巴经《迎东格神》中有这样的描写:“天地动,生两兄妹,结缘成一家,牧养白绵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毡,用羊毛作帽子腰带……”,直到现在,纳西妇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饰的一个主要标记。羊皮披纳西语称“优轭”,用毛色乌黑纯净的绵羊皮经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后,再按体裁制。缝上黑绒或黑氆氇的“优轭筒”(羊皮颈),饰以七块圆形五彩丝绒绣的“优轭缪”(羊皮眼睛),再订上七组细白羊皮条做成的“优轭崩”(羊皮须),一对“优轭货”(羊皮背带)用白布做成。上绣蓝色蝴蝶纹饰,一端订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带在胸前交叉,然后绕回背后从下端把羊皮系紧,尾端自然垂下,类同有“尾”,与东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宁蒗纳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带,用很多的宽布条制成,层层缠于腰间,宽的可达二十多公分。腰带下面系着的,是宽大的百褶长裙。

以丽江县城大研古城为代表的纳西族民族服饰,未婚女子一般梳长发或扎长辨批垂肩后,已婚妇女则在头顶梳发髻,喜欢带蓝色帽子。衣着方面,上身着宽腰大袖的袍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起到肘部,外加坎肩,下穿长裤,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百褶围腰,从腰至膝,形如扇子,足穿穿船形绣花鞋。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朴素大方。由于纳西族受汉族的影响较深,男子服饰与汉族的基本相同,穿长袍马褂或对襟短衫,下着长裤。妇女服装,除个别地方仍保持穿裙的习俗外,已改穿长裤,但整个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纳西族妇女服饰中最具特点的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排钉着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圆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一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叫英古的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与旱魔王搏斗,奋战九日,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阳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

宁蒗地区的摩梭人的服饰则另有特点。摩梭女子喜欢用牦牛尾或线制成粗大的假发辩,戴交缠式布包头,上身着短衫,下着十分宽大的长裙。腰间用很长的宽布条层层缠绕。

纳西妇女喜欢佩带手镯、耳环等饰物。

纳西族的男装基本上跟随着他们走马帮所接触的对象而不断地混搭、改变,所以咱只聊聊女装。

1。厚实,部分甚至类似布甲。这与当地气温气候有关。

2。沉稳朴素。衣物的配色基本上是以黑色(或各类深色)为基底,在此基础上配以蓝、白等色块。经典配色是“蓝白黑”或“红白黑”,藏民用的那种五色布纳西族也喜欢用(毕竟族源相同)。其中以“蓝白黑”配色为最经典,纳西语有俗话“纳西标美通”就是说“纳西蓝白配”--“纳西族穿蓝白配色衣服最合适。

另外顺带一提:解放前平民是不能随意使用

红、黄、紫

这三种颜色的布料的,只有木氏和各地上层才能用。

3。素净且简洁大方。纳西族服饰传统上基本上不使用绣花等装饰技巧而且也不使用过于明艳的色彩,干净整洁笔挺的纯色块所体现出来的大气才是其审美要点。打量纳西女的整套装束就可以发现,颜色繁复的地方只有披肩和头饰上的小圆盘和腰带(五色布)罢了,唯一绣过的地方只有披肩带的顶端,而且是很素净的白底黑线像素绣(用词貌似有点怪……)。

为什么呢?要知道以前的纳西族多少是有些看不起那些”全套家当穿身上深怕别人不知道还拼命地往上绣花“的山地住民的…………也因为这个原因,纳西女也极少用鲜花来装饰自己,更偏爱银镯子之类的小饰品。

4。适宜劳作。对女性的”劳动美“、”生产美“的赞誉一直是纳西人审美的一个大重点,所以无论如何都不会去设计与这条审美相背离的形制。(什么?你说裙子拖地容易脏?--拜托,她们洗的更勤……况且解放前可是只有木家的女儿才能穿长及脚面的长裙的…………)

5。直线造型。虽然盐源、木里与丽江等地纳西人的服饰差别很大,但是从剪裁和外观上几乎都看不到曲线的存在,百皱裙更是密集的垂直线条……

6。羊皮披肩。这是核心元素,无需多言。羊皮披肩既是纳西族迁徙劳作史的见证又是纳西宗教--东巴教的精神在服饰上最直接的体现。具体的你另查资料吧,咱就略过好了(好几个传说相关呢……)。

7。头饰较少。

==============================================

以上是我看资料和与老乡们探讨所得出概念,解放后的服饰自由度很大所以没有纳入讨论范畴。

另:我是否答非所问了?(苦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